注册 微信登录

国内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工信部副部长再谈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意味着什么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近期再次强调 “加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一信号绝非简单的政策重申,而是在全球产业变革与国内新型工业化推进的关键节点,为工业制造中小企业释放的清晰发展信号。当 “专精特新” 从 “培育” 迈向 “加力培育”,背后折射的是国家对中小企业角色定位的升级 —— 它们不仅是市场主体的 “毛细血管”,更是支撑产业升级的 “筋骨脉络”。这对工业制造中小企业而言,意味着一场关乎生存逻辑、成长路径与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

工信部副部长再谈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意味着什么

加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不仅是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的“领头羊”,还是反映地方营商环境、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在国家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自2019年工信部启动评选以来,全国累计培育数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超5000家,这些企业在细分领域持续突破,尤其在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战略产业中表现亮眼。
2025年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为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特印发“关于印发《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2024年75号文)”,国家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升级,至今基本形成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产业链协同”的政策组合拳:资金支持力度显著提升,中央与地方联动,对通过认定的“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部分重点城市如深圳的补贴最高可达600万元;北京市还通过“三新一强”项目提供财政奖补,支持企业技术攻坚与产业链配套能力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创新型企业的首贷贴息比例上调至40%;同时,通过“一月一链”融资路演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国家专精特新基金、银行信贷等多元化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针对复合材料等战略领域,政策明确提出支持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特种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并设立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对早期创新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以2025年北京政策为例:

    1.中小企业服务券补贴。北京市普通中小微企业年补贴上限2万元,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年补贴上限10万元,北京地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补贴上限20万元。单笔合同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30%。

    2.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补助。支持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按照合同额的2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改造,按照合同额的30%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支持。

    3.“专精特新”专板私募股权融资奖励。进入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且成功实现私募股权融资(限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投资主体的私募股权投融资行为)的企业按照实际募集资金分三档进行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奖励。

    4.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品牌国际国内影响力。对上年度入选品牌强国工程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榜单的专精特新企业,按照不超过品牌宣传推广费用的30%,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支持。

    5.实施“创新领航”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中报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非建筑业企业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作为申报条件的可放宽至不少于1亿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技术产品创新和首制首试首用,给予集成电路“首流片”、新材料“首批次“、医药“首试产”、信创“首方案”等奖励支持,单个企业最高支持3000万元。鼓励各区利用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或统筹相关资金,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奖励及研发支持力度。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专业服务会员单位赋能企业市场占有率提升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作为行业管理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复合材料行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尤其企业在行业细分领域竞争格局中市场占有率,行业影响力,劳动产出率,标准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随着政策持续深化,专精特新企业正从“单点突破”向“生态协同”演进。未来,行业需进一步依托政策东风,强化自主创新与产业链韧性,推动复合材料等战略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协会将继续为建设复合材料企业品牌知名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更多请联系: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秘书处

    参看官网:www.ccia.xin,  官微:中国复材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